许许多多的人认为,《中华诗词大会》第一期能火,完全就是投机取巧的结果。
&esp;&esp;各种因素堆到了一起,才造就出了文艺频道的收视神话。
&esp;&esp;还能有第一期这么高的收视率?
&esp;&esp;那不可能!
&esp;&esp;很多人都认为,后续的节目收视率能维持在15、13左右,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。
&esp;&esp;想继续维持这种火爆程度?这简直是不太现实。
&esp;&esp;当然,持有这种论调的,基本都是网上那些所谓的业内人士。这也算是当今娱乐圈的现状吧,一档节目火了,势必会冒出很多负面消极的论调。毕竟,市场的盘子就这么大,你收视率越高,同时的其他节目的收视率就一定会受到影响。
&esp;&esp;甚至,影响到整个行业的运行模式,或者是增加行业内的竞争成本,也不是不可能。
&esp;&esp;也就是所谓的“鲶鱼效应”,网友们作为观众肯定是喜欢鲶鱼,但是池塘里的其他鱼可就不喜欢鲶鱼了。
&esp;&esp;所以,《诗词大会》被业内人士唱衰也是情理之中的。当然,如果这档节目经过市场的反复检验,真的是势不可当的话,那后续就不是唱衰了,而是模仿。
&esp;&esp;下作,却又真实。
&esp;&esp;“叶哥,你对对本子。”张导递过来一沓材料。
&esp;&esp;叶落虽然是总负责人兼总策划,但这档节目具体的细节和事宜,全都是张导和赵总监两个人负责的。
&esp;&esp;“点上啊,别闲着,一边儿抽一边儿看。”赵总笑呵呵的散着烟。
&esp;&esp;都说主持人不抽烟、不喝酒,但其实这也分人,像是叶落认识的一些男主持人,好多都是烟酒不离手。九点左右。
&esp;&esp;演播厅那边已经就绪。
&esp;&esp;《中华诗词大会》第二期,准备开始录制。
&esp;&esp;趁着正式录制之前,叶落把张导、赵总他们这些节目组的骨干叫到后台,又嘱咐了一下,“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,今天咱们得连续录制两期,时间有点赶,手下的兄弟们没问题吧?”
&esp;&esp;“你就放心吧。”
&esp;&esp;“早都和大家解释过了。”
&esp;&esp;“没问题没问题。”
&esp;&esp;几个人都点着头。
&esp;&esp;之所以要连着录两期,这也是台里的要求。现在这档节目火了,很多该走的审查流程就必须得走一遍。
&esp;&esp;在追求收视率的同时,也要保证节目不出问题。
&esp;&esp;事实上,这也是华视的一贯作风,越火的节目审查就要越严格。
&esp;&esp;连着录两期,也是为了方便走审核的流程。
&esp;&esp;叶落点了点头,“行,那大家就各就各位,准备开工。”
&esp;&esp;众人一哄而散,回到自己的岗位上,严阵以待。
&esp;&esp;其实说实话,叶落身上的压力才是最大的。叶落知道这档节目肯定能火,但他也没想到第一期竟然能火成这个样子,这多少有些超出他的预料。
&esp;&esp;开门红无疑是个好事,但他们的实在是太高了,观众们的期待值也同样的被无限拉高,这对于后续的节目录制来说,其实是个很大的挑战。叶落作为总负责人和主持人,这档节目的命运完全就掌握在他一个人的手中。想要不走下坡路,就必须投入更多的心血和精力。
&esp;&esp;当然,收视率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不可预知的,叶落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。自己努力把节目做到最好,其余的就只能交给观众来评判了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周五。